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40 部分

第 140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粮食,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后世我是一个南方人,生长在贫瘠的贵州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就是所有人眼中的贵州印象,对于贵州来说,粮食的生产和开发同样重要。

    这一点,对于辽东苦寒之地而言同样很适用,如今,南北美洲与我大唐遥距万里,土豆、番薯、玉米等高耐旱农作物至少在十到二十年之内没办法引进,虽然大唐的航海事业比之汉代、南北朝、隋朝时间又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不过,远洋技术还没完全成熟,这一点上令我十分的懊恼。

    所以,我只有把目光投向了大唐的南方海域,这里,至少有一样我所知道的好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占城稻。我知道的是,占城稻是中国宋代时方才从南亚引进的,不过,我来了,伟大的穿越人士的到来,总会给华夏民族的生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水平都会带来进步与繁荣。对于这一点,我很得意。

    至少,我知道在中国的南方,如今的剽国、真腊、林邑等地,就是日后占城稻的故乡,这时候,该是我这位伟大的穿越先驱者为我大唐百姓再作一番功勋的时候了。更重要的是,占城稻那耐旱耐涝性极强,不择地而生,生长期极短,自种至收仅需五十余日的稻米是我所知道的古代最优良的,最适合现阶段封建帝国主义农耕社会的优质稻种。

    我在边上一面思考,一面听着李孝德谈起广州的各项事宜,广州目前是大唐最大的港口,自隋朝时就已经作为了一座国家贸易的前沿站,唐初时,便已在广州设轩市舶使院,作为总管大唐东南海路外贸的专官和专门机构。各国商贾来华,必先至广州,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然后让其转贩到大唐境内的各大城市。

    第597章 海事预防

    而李孝德同样很是为他的家乡而骄傲,见我很是虚心地听他演讲,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把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发展都给我说了一大堆,比如三国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扬帆出海,游历南海诸国,“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归来之后,两人根据见闻分别撰写了《扶南异物传》和《吴时外国传》,加深和丰富了对从中国南海到东南亚,越阿拉伯海,以至红海港口的古代航线的认识。

    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三清道尊在上,三国之时,中国人的足迹竟然已经远至红海了。想想,千百年后的各朝各代,国人的脚步却一直……嗯,不得不说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开拓和进取心远远比后面的几个朝代要强得多,有远见得多。

    李孝德抹了抹嘴边的白沫,接过了我递给他的茶水抿了一口之后,继续涛涛不绝地说着有关广州和海运之事。“……前朝一统之后,炀帝派遣众多使臣出使异域,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应朝廷征募,航海出使赤土国……”

    “赤土国?”我眨了眨眼,不明所以,李孝德见我不明白,干脆走到了墙边,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给我解说起来,一瞅之下才明白,所谓的赤土国,也就是在马来半岛上边的一个南蛮之国。

    李孝德见我明白之后继续言道:“大业六年,经交阯返回。常骏一行到达赤土国界时,国王利富多塞遣使以船舶三十艘迎接隋使。归来时,又遣王子那邪迦随贡方物,隋朝使节赍物五千段赠与赤土王,而赤土国也向隋朝贡献金芙蓉冠、龙脑香,‘以铸金为金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根据常骏等人的行程写成的《赤土国记》,下官每每思之,总是忆起这些前人往事之功绩,不得不扼腕而叹。我大唐什么时候能走得比前朝更远一点。”

    -----------…

    李孝德在那儿感叹,我站在边上却满怀恼怒。很生气,很是愤恨。一帮家伙去了那么些地方,怎么就不知道去整点稻种回来,害地老子现在来干这事,不过转念一下,嗯,何尝不是给了本公子一个流传千古之美名的机会?想到了这儿,我不由得乐地咧开了嘴。

    “大人。您笑什么呢?”边上的李孝德很是不明所以地问道,不明白身为一个穿越者所能拥有的,改变历史轨迹的乐趣。“嗯,我这确实是在高兴,想不到至汉以来,我华夏先民已然对海事如此精通。照你所言,我大唐的远洋交通,广州。可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以到东非海岸?对吧。”

    李孝德傲然地点了点头:“这个自然,我大唐之航线,辟万里之远,大人在长安该是见过那些昆仑奴的吧?我大唐远航之船去之何止万里,所以,广州往西至波斯湾之海路又被一些人称为广州通海夷道。”

    我自然见过,后世在电视上见过,可没有想到的是,一千多年之前的大唐竟然也能在长安前见,这不能不说是一说奇迹。我点了点头:“那是自然,哦,你这么说来,倒也是,若不是去过,那也有人来过,一来一去之间,自然就有了这些昆仑奴了。不过,其实我有两个想法,想要孝德兄来替我参详。”

    李孝德见我表情很是郑重,也整肃了表情作垂首恭听状。“这其一,依旧是情报,我大唐进奏院如今成立也有了快三年的功夫了,这一段时间以来,各个方面都渐渐地纳入了正轨,对于我大唐地繁荣与稳定,安泰和团结,对于周边国家的监控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不过,我如今才发现,有一个地方,我们就从一开始没有注意到,那就是:这里……”我的手指落到了陆地地边缘,那一片广袤无边的空白。

    “大人您说言可是指海洋?”李孝德很是聪明人,从我跟他的聊天和着现在我的表述里,很快就弄懂了我的意思。

    我点了点头:“对!正是指海洋,我大唐在地面上,可以谓之无敌,不过,别忘记了,未知的,往往更容易致人于死命。”我不敢在这个时候说咱大唐的威胁来自于海上,说实话,最主要地就是大唐的第一岛链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太平洋,根本就没有一个实力与之相匹配的敌人,所以,这也是华夏民族并不太重视海军建设的原因之一,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十多个世纪之后,威协来了,就是从海上来地,给我华夏民族造成了数百年的苦难。

    我只能让李孝德明白一点,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了解,增强国人地视眼,开阔胸怀,不能死死地抱残守缺。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绘制由大唐至赤土国、至波斯湾、至剽国等我大唐海域各个方面的海图,更需要了解各个地方的物产、矿产资源,另外,还要对各险要之海域加以关注,保障我大唐海路的通畅。”我说到了这顿了顿,把手指落到了大唐南诏之南的中南半岛上:“另外,我有一项重责任需要托付于你。”

    “您想让我去这里?”李孝德眨了老半天眼睛,方才憋出这么一句。我摇了摇头:“不是让你去这里,而是委派你去这一带,这几个国家,给我好好的打听打听,何地种有一种谷物,可以在他们那里一年三熟,不怕旱涝。成长期也就大概在五六十天左右。”

    李孝德听了这话,眼角都立了,一个劲地抽气:“大人,您不是糊弄下官般,天底下哪会有这样的谷物。”

    “你觉得我像是在跟你开玩笑吗?!”我回过了头来,板起了脸沉声喝道。“下官不敢,只是,这实在是让人无法相信。五六十天,一年有三百五十余日,岂不是说……”李孝德的瞳孔有散大的迹象,眼里全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你以为一年能种几季?”我凑他跟前,低声言道。李孝德愣愣地扳了扳手指头,白眼一翻,差点就晕了过去。这个笨蛋。

    -----------…

    李孝德已经恢复了神智,很清醒,很狂热,也很严肃地面对着我,跪坐在我的跟前,面对面,听我跟他讲述着。“总之,就在中南半岛,无论如何,至少在明年三月之前,先给我搞一批稻种来进行试种,如果在长安、辽东都能种植,那么,到时候,这可是一件惊天之功,虽然我们这边的气候,最多只能种上一季,不过,余下的时间我们可以播种其他的谷物。另外,若是江南地区的话,若能c持得当,可种两季,我大唐农业,一亩良田可获粮三石以计,那江南黔黔州,可为两季,也就是六石,产量番了一番,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此一来,若是江南能开发出来,到了那时候,怕是江南熟,天下就能足矣。”

    “大人,下官一定不负您之重托,无论如何,就算是抛却这条性命不要,也一定替大人把稻种带回我大唐。”李孝德不是傻子,我也不是疯子,这种事情上面,我不可能骗他,正因为这样,他只要能从中南亚之地带回了这样的稻种,不说其他,这样的功绩,封个候都不为过。

    “呵呵,孝德兄此言可就太过了,本官告诉你的目的,其一,就是为了这个稻种,因为你在我大唐岭南一带有门路,所以,这事也可以通过商贩来运作,另外一点就是,必须把我大唐海之南之所有陆地都给我详细地绘制作下来,另外,与当地的土人交好,最好能扎根下来,对于我大唐以后的发展,才能有促进的作用……”林林总总地说了一大堆的,不过,李孝德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事情先,什么事情后,反正大唐的海贸事业这一段时间还不是最主要的,不过咱先得打打底。

    占城稻,别说是去买,就算是我耸恿李叔叔发举国之兵去夺都是应该的,为在我大唐的农业发展,所有的手段,都会被认同为正义,这一点,很重要。

    第598章 人生性福

    嗯,生活有两部份,一部份属于我自己,我自己的这一部份就是吃吃喝喝,跟家里的婆娘们玩点智力游戏,吃吃小豆腐,睡个美美的懒觉,这一部份是我的私生活,当然,不属于全部,还有一部份是属于我的那一些c兄弟两肋双刀的友人,不过,至少属于是我的私生活的氛围之内。另一部份是属于国家,属于全化夏民族,属于全人类,在这一部份里,我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事业,为大唐沙文主义努力奋斗不息,为大唐征服欧亚大陆的远期目标作出规划和预期,并且呕心泣血地为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传播等等一系列的发展作出我身为优秀穿越人士应有的贡献,嗯,不过,我最痛恨的就是很多人公私不分,公事与私事老喜欢纠缠在一齐,还搞什么美其名曰的公事私作,私事公作,这有违我的道德准绳和规范。

    例如,李叔叔发神经,大清早让人钻我家里边,害的本公子被人从床上叫起来,边上躺着一个柔情似水的美人儿:俺的亲亲小绿蝶。

    “俊郎,该起身了,房成大哥都在外边等您老久了。”绿蝶的声音一向温柔,很像是那暖和而柔蔓的和风,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催眠曲。“再睡一会,房成由他唤去,就叫为夫我重病缠身,难以起身迎客便是。”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搂了一把绿蝶那无遮无掩的娇弱身姿。

    绿蝶那微凉的手儿覆盖到了我地脸颊上边:“俊郎,您还是去吧,陛下唤您。您若是躺在家里边装病,万一陛下又唤御医来,您还不被老爷给骂死。”

    我只能艰难地睁开了眼,愤愤地道:“那老家伙,哦,我可没说我爹,我是说陛下那老,嗯,陛下也是,怎么没事就扯我过去。好歹睡回懒觉都不能安生。”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扯起了嗓子:“房成。你告诉那位禁卫一声,就叫我洗洗漱漱就来。让他稍待。”

    -----------…

    边上,绿蝶以最快地速度给自己笼上了罩衣,然后把我那些散落到了床下的衣物给捡了起来,体贴地为我穿着衣物。漂亮的小脸蛋在我的眼前的时候,总是红的,有时候是羞得酡红,有的时候是兴奋的瑰红。嗯,很容易脸红,不过,我更喜欢她在我怀里的时候,那像是被我地体温给烫出来的嫣红。

    “蝶儿,你可似乎又长高了些了。这身子也比为夫去辽东之前重了许多了。”我涎着脸,搂着绿蝶那纤软地腰,把脸靠在了她那绵软的胸r上。闭上了眼享受地道。绿蝶低吟了一声,轻轻打了下我地头:“俊郎别闹了,妾身正给您束发髻呢。”

    “我不闹,就这么靠着,蝶儿,靠在你身上,就觉得好像什么都安静了下来,既没有烦恼,也没有欢笑,不过,心里却又安详得厉害,就好像你比我还大似的。”我微微一笑,继续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笑言道。

    绿蝶总算是结好了发髻,轻轻地揽住了我的头,我感觉得到,她的唇落在了我的发际,她如此呓语一般的低喃声:“能得您这么一句话,妾身就是现下死了去,也是高兴地。”

    “胡说!”我立起了头,扶着绿蝶的双肩:“别在我跟前提那个死字,无论怎的,为夫都希望,能走在你们的……”我话还没说完,绿蝶那微凉的纤手盖在了我的唇上,唇角处荡起了一个微微地、如那和风般的微笑:“妾身不提,您也不许提,留下妾身孤身一人那可不在。”

    “好!我的好蝶儿,你且放心,为夫还等着跟你们白头携老呢,到了那个时候,我还想多看看,这个大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嗯?怎么了。”

    “妾身就喜欢您说豪言壮语时地那副表情……”绿蝶的脸蛋儿又红地,攀在我粗壮的手臂上,幸福地眯起了眼眸儿低喃道。“绿蝶……”我没语言了,只是轻轻地抬起了她的脸颊,在她那任我品尝地丰唇上轻印了一口,“乖蝶儿,好好在家里玩儿,等为夫回来,再给你讲故事。”

    蹲坐在李叔叔跟前,狠狠地打了一个大大地哈欠,一半是真的,另一半是故意打给李叔叔,让他看到,睡眠不足,精神头没有的年青人是啥样。

    “臭小子,不就让你早起了一回吗?还作怪作到老夫跟前来了。”李叔叔又气又好笑地骂道。

    “没,小婿这真是累了,昨天谈了一宿的人生跟理想,都没睡啥觉呢。”我揉揉眼角一本正经地道。嗯,是的,昨天晚上跟绿蝶比划了一夜的人生性福才对。

    “少给老夫放p。今天老夫唤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跟你详说。”李叔叔恨恨地瞪了我一眼。“还请岳父大人明言,小婿洗耳恭听便是。”我赶紧坐得端直,不能挑衅李叔叔的底线,所以发发牢s是可以的,但可不能真把老流氓给惹火了,到头来,吃不了兜着走的会是我这个小青年。

    李叔叔抿了一口茶水,放下了杯子,凑上前来,很是亲热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贤婿啊,老夫瞅你整日忙东忙西的,也是累得厉害,老夫也替我那闺女心疼你,嗯,所以,老夫决定,让你开一门课,让鸿胪寺和主客司的各级官员都来听你的课。”

    “上课?”我头皮发麻,瞅着嬉皮笑脸的李叔叔,心里直打鼓,我的大爷,您又想整啥玩意?本公子已经身兼n职了,这会还兼,还让不让人活了?照这么整下去,本公子真会成为穿越人士之中第一个为了国家和民族呕心泣血翘脚的伟大先驱。

    -----------…

    “贤婿莫急,你且听老夫跟你说,老夫不是让你每天都给他们开课,就跟你给我那几个孽子上课一般,一旬来个三五次,布置一些作业给他们,然后再来根据他们的作业对他们的成绩进行考评,这不既轻松,又能让他们学到东西吗?”李叔叔笑眯眯地言道。看样子,这老流氓真的是榨人骨油榨起了瘾了。

    “贤婿啊,老夫非是故意难为你,不过,你可知道,为何我大唐朝庭重臣之中,许多朝臣都是由军职而转?”李叔叔瞅着我一字一句地道,我摇头,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李叔叔说的确实是实话,大唐的官吏当中,十之五六都是从军队之中退下来的,例如李靖伯父曾担任过尚书仆s,张亮叔父是刑部尚书,而李绩也担任过兵部尚书,据我所知道的,几乎每一位大唐名将都除了军职之后,都在朝着担过文职官吏。

    “还不是因为那些读书人。”李叔叔轻叹了一声,看了我一眼:“就像贤婿你所说的一般,腐儒,这个词还真适合他们,都是一帮子读书读坏了脑子的人,整日里想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十人读书人里边,能挑出一两个真正能为民办事,为君分忧者,已是老夫和我大唐的福气了。”李叔叔有些感慨,这是实话,不过,李叔叔有一点没有明言,那就是世家大阀,那些世家里出来的人,十个中至少也有个四五个能成为实干的官吏,但是他们对大唐的忠诚却远远地低于他们对自己家族的忠诚。

    而军事培养出来的人材,最主要的是一点就是他们有冲劲,有撞劲,有开拓精神和进取精神,在新生事物面前,首先会采取认同态度的就是这一批官员,这也证明了大唐以武入政的官吏制度的优越性。

    至于科举,嗯,科举取士确实为大唐纳取人材开辟了一条新路,但是,这一条新路确并不那么的顺畅,首先一点就在考上,读书取功名,有这种想法固然是好,不过,成绩优秀者,大都是那些书呆子,这样子的人做学问,搞科研,绝对是一流的人选,可做官,讲究的却是协调朝庭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理顺民心,为百姓作实事,而不是让你整日的呆在官衙里孔子曰,孟子云的,这根本就对于百姓来说没有半点的好处,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更多的书呆子看到了一条光宗耀祖的路之后使出了吃奶的劲往这里边挤。

    第599章 保密

    “不知道岳父大人您想让小婿又给谁上课?”挠了挠下巴,眼巴巴地瞅着李叔叔言道。李叔叔嘿嘿一笑,表情有些猥琐:“鸿胪寺和主客司。”

    我微微一愣:“岳父大人您怎么会有这般想法?”这倒是让我大松了一口气,别的不说,鸿胪寺和主客司那帮家伙已经被我教训的有些谱了,至少刘浩与何正两人的脸皮是越来越厚,已经隐隐有成为成功j商的潜质了,再多教育一段时间,怕是还真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外交人士。

    “……老夫知道贤婿是个全材,但是,老夫绝不会让你活生生地累垮了,可是不用你,老夫上哪找个像你一般与外交涉之时不吃亏,反而还能赚一笔的人材?”李叔叔舔舔嘴皮子言道。目光有些贪婪,他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吃着碗里望着锅里的饿汉。不过,李叔叔的想法确实很不错,是一个值得我去奉献我的时间和智慧的事业。

    “老夫知道你出马,定然能马到成功,可也不能让你整日的劳碌奔波,为我大唐把自己的身子给拖垮了,所以嘛,老夫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子,一来,让你把你的心得教授给这些人,让我大唐在外事上,至少别再吃这样那样的闷亏。”

    “岳父大人既然有命,那小婿就算是拚却了性命,也要为岳父大人把这事给办了,请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一定掏心掏肺的把小婿的心中之所学教给诸位鸿胪寺和主客司之官员。”我恭敬地向李叔叔表达了我为国家贡献自己棉薄之力地意愿。

    “好!呵呵呵,这才是老夫的爱婿。”李叔叔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指我言道:“老夫有个疑问。贤婿觉得什么样的人方才作好这外交之事?”

    “这个……”我眨了眨眼,算了,还是决定跟李叔叔坦白。“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热爱我华夏大地,对陛下和大唐绝对忠诚,能够抵御物质和精神诱惑,绝对保密一切需要保密的情报资料,和着我们的谈判底线,另外,不仅仅要才思敏捷。更要有一张长满了伶牙利齿的嘴,能说会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能把仁义礼信放在表面,而从骨子里。一切以大唐帝国的利益为要……”不知道该怎么详细地向李叔叔解释,说穿了,能把鸟儿从树下哄得走下来钻笼里蹲着是最基本的要求,厚颜无耻是必要地,能够把对方卖了,对方还能替我大唐乐呵呵地数钱交给咱们,这才能算是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

    能哄。会骗,不仅仅脸皮要厚,而且要学会无耻,但是,嘴边必须要能把仁义礼信随时都摆出来,对自己地嘴脸进行伪装。其实也就是厚黑学科的学问。

    -----------…

    走出皇宫地时候,方才清晨,阳光方自普照大地。这个时候,朱雀门大开着,正有一队国旗仪仗兵庄严肃穆地c着正步,从朱雀门内走出来,后面,是军乐团。朱雀广场的周围已经挤了好些个看热闹的人群。

    有许多是各地往来的商贩,他们大都是第一次到达长安,听闻了大唐的升国旗仪式之后,特地赶来瞅个新鲜的,不过,还有好些个是大唐退役的军人,他们几乎是每日必到,还有好些个文人士子也同样喜欢来看这个国旗地升旗仪式,仿佛这已经成为了大唐帝都长安新的一道风景线一般。

    不过今天,我有更重要的事儿去做,纵马赶往了离长安数十里来的一个工坊,很隐蔽的小地方,就在房家的封邑地庄户外边的河岸处,一座属于房家的小院落,方到了门前,就有数人警惕地目光立即落到了我与两位忠仆的身上。

    不过,看清了我的面容之后,这些人远远地拱了拱手,继续各忙各事。“这些都是三夫人派过来守着玻璃坊的。”边上的房成凑上前来解释道。

    “嗯,好,三夫人办事,我放心。”我点了点头,让房成敲院门,不多时,门上开了一扇小窗,看清了是房成之后,这才打开了门,里面的人也曾经是我的亲兵。“房大哥,二少爷您来了。快请进吧。”这位腰上别着横刀的亲兵这才放我们走入了庭院。

    里面,人不算多,也就是二十来个工匠,却有三十多个亲卫在里边巡视,那边,靠水的那一头,正有几个人在那摆弄着晶莹剔透的器皿,不用猜都知道,那就是玻璃制品,经过了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大量的资金投入,终于成功地制出了品质较好的玻璃了,这也是我什么要来这里的原因。

    不过今天我来这里,主要就是为了我的新院子的门窗设施。我不喜欢窗户上蒙纸,玻璃才是我最需要的。

    “见过少爷。”为首的那个波斯人c着夹生饭一般的关中腔朝着我拱手为礼。这家伙就是当初被进奏院给挟持来的,后来落到了我的手里,不过,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教育之后,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我每个月给他的薪水远远比他当初给其他人打工要高得多,并且,他已经以自己是一位大唐人为荣了,很是尽心尽力地为着大唐玻璃制品的发展和研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至少,在他的协助之下,我们已经获得了相对纯净的玻璃。

    嗯,虽然达不到后世玻璃的纯净度,不过,透明度和真实度已经完全达到了我的要求,至少我敢打包票,用现在出品的玻璃来制作的望远镜的镜片清晰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用水晶磨制的镜片。

    重要的一点,我们所生产的玻璃都没有气泡,这个在后世历史上威尼斯人保存了数百年的秘方在我的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随着他们的制作水平不断的提高,吹玻璃的技术日渐娴熟,现在成品率已经能达到十之四五了,很不错的成功率,不过,到了目前为止,一件玻璃器皿都还没流落出去,因为我对目前的工艺制作水平还不太满意,现在有几位老珠宝匠人正在研究着在玻璃上进行打磨作画,目前,还正在试验之中,我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至少需要有几种的玻璃制品之后,我会亲自献给了李叔叔,让这个老流氓来替我打广告,再进行销售。

    至于镜子制作所需要的平板玻璃,我不会做,不过,用土办法来做照样也能得到平板玻璃,那就是把玻璃吹到了一块平整光滑的石板上,然后用非常圆润的石棒快速碾压,这样一来,至少可以在玻璃冷却之前,获得至少约数尺见方的平板玻璃,嗯,这法子还是我从小时候在家里赶面皮的方法,用在玻璃上,照样适用。

    -----------…

    经过了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平板玻璃的成品率虽然不高,也就是十块里边,能完全平整的玻璃大概也就三五块,其他的需要根据平面的大小来进行切割,不过,至少做镜子的原料是不需要犯愁了。

    作镜子这事儿,除了我,就只有我的三夫人宫女姐姐两人知道配方,其他人,想都别想。因为需要保密,所以,今天我来不过是为了查看一下进度,另外,拉上一车的平板玻璃回家,为作玻璃镜子进行试验。

    我的小院里原来拿当成蒸酒房的房间还空着,很大,正适合用来干这事,勃那尔斤和房成自然是打下手的料,数十块的平板玻璃全部都摆在了地面,中间都留出了人走的通道,而且地面已经用水泥重新打成了一个完全的平面,敲好的锡箔被我小心翼翼地一张张一摆到了平板下班上,然后轻而缓缓地进行碾压,让锡箔紧贴在玻璃的面上,然后,示意房成把装着水银的铁水壶拿了过来,这个时候,我已经戴上了口罩,就是房成和勃那尔斤也同样用口罩堵住了口鼻。

    处理完毕之后,检查了一遍,然后退出了房间,把房门锁死。“俊郎快回屋歇歇吧。”宫女姐姐竟然一直候在门外,我不允许她进去,因为我不希望家里出现汞中毒的患者,虽然有了口罩,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女人去冒险,而我、房成、勃那尔斤全是剽悍的大男人,抵抗力和代谢力要远远比宫女姐姐这类娇弱的美人要强健得多。

    “嗯!你们俩先回去吧。”我示意房成和勃那尔斤离开之后,摘下了口罩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朝着宫女姐姐笑道:“总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咱们就只能等了。”说实话,我的内心也有些不安……

    第600章 李叔叔:大唐皇帝陛下兼职大元帅

    不是怕自己会汞中毒,而是担心又一次失败,就像上次的香皂事件,简直就是我这个优秀穿越人士身上一个巨大的污点,若不是在场的都是房家的人儿,怕是灭口的心都有了。

    宫女姐姐接过了口罩,搀着我的胳膊嫣然一笑:“等就等呗,只要您没事就好,听您那么一说,这水银竟然有这般的害处,妾身里的焦燥得厉害,可又不敢进去挠您,只能在门外干守着,什么忙了帮不上。”

    “没事,这倒用不着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只要你有这个心,为夫心里边就满足了,怕是要过上半把个月再去瞧。那时候,该能成功了。”我捏了一把宫女姐姐粉嫩的脸蛋,得意地挤挤眼笑道。

    李叔叔终于把这一次征伐辽东的将士的功名册整理了出来,另外,就勋章和军功章进行了划分,并且,还分设了几种类别,嗯,反正李叔叔自个说了算,我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过,李叔叔还是同意,大唐帝国的最高荣誉勋章除了他的那二十四位凌烟阁功臣之外,以后,每年最多发放一枚,要让大唐人觉得这一枚勋章无比的珍贵,想要获得他,那你必须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才行。

    很漂亮,所有的勋章都是出自我的手笔,上面一个横型金属片,以便别在衣服上,上面还是几个小字:大唐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另外,下边吊着的是一个的纯金打造地鼎状,里面的小字是大唐帝国最高荣誉勋章。另外。上面还勾描出了长城,红日和由近及远的山峦。

    没办法,既要符合李叔叔的审美观,还要把大唐的特色给整出来,这可是我绞尽了脑汁才整出来的。

    除了这种只会颁发给对大唐有着卓越地,特殊的贡献的大功臣的勋章外,另外还有几种,有白银的、还有青铜地,反正比这种属于低档货了,而且代表的也不太一样。另外,还设定了军功章。专门颁发给那些为国作战地立功将士,至于伤残军人。自然也有给他们的。

    ----------------------------…

    随之颁发地还会有证书,上面会写清楚他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过的贡献。这些东西有一个好处就是,凡是佩带白银勋章及以上者,见官不拜,在地方上获罪,必须交由大理寺来问案。而且,必须先剥夺他的勋章之后,方能治罪。这还是李叔叔自己提出来的,李叔叔是这么说的:“朕要让所有人都记得,这勋章并不好拿,也让所有能有资格配带者。犯下事之前,好好的想一想,值得不值得?”

    我赶紧向李叔叔吹捧道:“陛下圣明。我大唐上下向来把荣誉处德c看得重之又重,若再加上这么一把锁,第一,让其人每每见物,必然警醒,比之古人一日三省自身更有效率。”另外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勋级制度作出了一个范本,对于提高社会各阶层地精英人士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我懒得说,以后便于钻空子。

    “呵呵呵,好。那授勋仪式就在今年年末,对了,老夫的军服呢?可别忘记了,朕可也是大唐军人。”李叔叔一拍脑袋,回首来朝我言道。

    我不由得一愣:“可是陛下,万一那些朝臣……”

    “没事,哼,老夫戎马一身,战场之上不照样顶盔贯甲?!不就是一件军服吗?铠甲老夫都能穿,何况是军服。不过贤侄,来来来,你说说,老夫既为大唐天子,那我穿什么样的军衔好呢?”李叔叔摸着颔下的长须一脸意y的表情。

    这问题还真把我给难住了。目前大唐地军衔制度已经正式地确定下来了,李叔叔和诸位朝庭臣工及军方重量级人物一齐合计协商下来的结果是:大唐武官的军衔是根据贞观十一年他设置地武散官来进行统一设置的。共有二十九阶,最高的是骠骑大将军为从一品,不过,李叔叔决定另增加一个品衔,那就是正一品:车骑大将军。所以,目前的大唐军衔共有三十阶。

    正一品的车骑大将军到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称之为大将军;而从三品云麾将军至从四品下的明威将军称为将军;正五品上至从五品下的被称着准将军,为的是把大唐的军事官员的统兵权作出一个严格的划分,也就是说,从四品下的将军至车骑大将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名大唐的领兵出战,可以成为一军的统帅,也就是行军大总管。正五品开始,只能从为副官,或者是参谋、又或者是将领出战。而从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到从六品下可为称校官,而正七品上开始到正八品上称为尉官,以下的统称为士官。

    这可是花了李叔叔和着军方的重臣们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细细地理清理出的可谓是绞尽了脑汗才把这些区分了出来。不过这样一来,确实为大唐的军事体系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户,至少,从军衔之上,一眼就能简单明了的看出军衔的高低,对于军事指挥系统的上级领导下级与下级服从上级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警示作用。

    不过,李叔叔提的这个问题倒让我确实难为了一会,不过转念一想,突然想到后世的蒋光头就是这么干的,自命为五星上将,不过,李叔叔自然不会是上将,好歹也得称为大唐天下兵马大元帅。

    所以,我向李叔叔道:“陛下,微臣呈请陛下,制一套大唐大元帅服。”

    “大唐大元帅服?大元帅?”李叔叔歪起个脑袋瞅我。我看了下四下,没人,就李叔叔身后蹲着个赵昆,这位毛脸大哥的人品很可靠,不过,出于戒备心理,我还是压低了声音道:“陛下乃是我大唐天子,一国之帝王,天下之兵马都是您的子民,您称之为大元帅最是适合不过,而且,大元帅一职代表的是我大唐的军队的最高指挥之权。只有皇帝陛下才可称为兵马大元帅,不可授予他人。”

    --------------------------------…

    李叔叔眯起了眼,略一沉思,展颜一笑,点了点头言道:“不错,这话不错,好,朕就来当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除了朕之外,也没人合适这个职位。就算是稚奴那孩儿,也担不起这个称呼对吧?呵呵呵……”李叔叔笑得极其j诈。不知道为啥子,我只觉得脊背有些发凉。不过一想,我这个提议也很正常,中国古代的帝皇也经常给自己封一些个乱七八糟的官名,或许李叔叔干皇帝干得腻味了,换个官职想尝尝鲜也说不一定。

    “陛下英明!”我接令,很是忠心耿耿地去找工部官员去了,再赶制一套李叔叔专用的军装。

    没过两天,李叔叔下诏,把自己册封为大唐帝国大元帅,统掌大唐的军权。

    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贞观十八年末,在含元殿前的大广场上,穿着新式深红色军礼服的大唐各级将帅或站或坐,就连李靖、尉迟敬德这些个老一批的退役老将军也都来了,崭新的、黑又亮的长腿皮靴,下身是裤子,嗯,真正意义上的军裤,边上是两条漂亮的黄色线条,上衣是小翻领,也就是大唐人所惯称的胡衣的那种翻领,只不过翻的更窄一些,里面套着的是中式半高领的衬衣,全部都是采用了扣子和皮带来束扎的,这让在场的所有军人看都来都显得那样的精神抖擞。

    漂亮而威风的制服让这些老兵痞们一个二个喜不自胜地蹲在一块评头论足。成果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只不过当时是为了方便大唐军事学院的学员们的训练,而且为了节约军服的成本,方便学员们摸爬滚打整出来的便服,不过经过了大唐御用裁缝们的修整和设计之后我才发现,华夏民族古代人的创造性思绪能力绝对不亚于后世最好的品牌服装设计大师,至少,这含元殿前的广场上,没有一人对自己的军服表示不满意,就连程叔叔这个最爱挑三拈四的老流氓也同样没有表达出任何的怨言。

    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团聚成各自的小团体,激烈地讨论着摆显着自己过往的功绩,谁都知道,这一次的受勋仪式会被传遍天下。因为,李叔叔特别允许了《大唐时代周刊》和着《大唐日报》两家刊物的编辑们全面报道这一次的大唐盛事。

    ps:以下不算g:第二更到了,嗯,确实是晴了没说清楚,我想的是,如果李叔叔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如果他能够退位为太上皇帝,由李治治国政,李叔叔继续负责治军,继续军队改革,因为军改需要的是一个像李叔叔这样的强权人物,这样一来,会不会好一些?到现在才发现刚才我提的问题提的有偏差。对不起诸位了哈。

    第601章 授衔、封赏

    叔叔在一大群的换上了崭新军服的剽悍禁卫的拱卫之从含元殿里边走了出来,一身笔挺的军服,漂亮的绶带,金质的国徽肩章和领章,没办法,李叔叔自己说的,他必须要与大家的军衔有区别,于是,在李叔叔自己的授意之下,把国徽放到了李叔叔的身上,代表着他这位大唐帝国头子就是大唐的意志。

    很吊很牛叉的造型一亮相,立即惹来了满堂的喝彩声,不过有少数不和谐的杂音,当然是我们这帮子瞎起哄的纨绔子弟所发,李叔叔一脸孜孜的喜色,一身深红的笔挺军服让李叔叔的身板显得非常的英伟和挺拔。

    李叔叔先抬起了手,很首长的姿势挥了挥手,然后站到了专门设立的演讲台之前,清了清嗓子,对着那个特制的超大型固定式铜质大喇叭,开始了大唐军队受衔暨各种军功荣誉勋章颁发仪式。

    李叔叔首先回顾了大唐的成立,很老生长谈,不过,那些个老将军们却听得如醉如痴,毕竟这些劳绩是他们干出来的,没咱们这些个小辈的份儿。

    唾沫横飞,手势很激动,情绪很激动,李叔叔生动谈到了关于征伐辽东的艰苦,然后,开始对大唐军队受衔这一重要举措作出了肯定与赞扬,最后发言完毕,大伙鼓掌。

    然后首先颁发的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