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刚龙破神录 > 刚龙破神录-第30部分

刚龙破神录-第30部分

    了其它人的下落,但是我就是他们还好好活着的铁证啊……”

    “兰德!!”

    赛莲娜激动的抱紧了伤痕累累的他,众人则发出了高亢的欢呼……

    魔法纪元1617年,四名“神铠王”连手击溃了邪神克达斯德洛夫,在历史的记载之中,他们却也同时在夷为平地的帝都雷鲁赛兰“升天”,成为永远的传说……

    格兰特朗王迪诺七世,在赛兰本土重新复国,与库兰巴尔特继续盟约关系,并积极整建北赛兰大陆。

    库兰巴尔特王──奥丁三世克莱恩,尊奉威因.莱迪斯.冈萨雷兹为“英雄王”,纵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甚至是争议性……结束了赛兰长达一千六百年的霸业与血腥屠杀,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鲁西迪.菲德拉成为凯奥斯爱兰德的英雄剑圣,他再兴了邦吉斯.贝鲁,却和亚特拉斯及拜亚缔结友好关系,共同维护黑暗大陆的和平……

    至于神龙谷,拥有帝汶直系血统的杰克即位为神龙王八世,继承圣剑破邪与刚龙霸斩刀。兰德则就任宰相,与赛莲娜一同摄政;他们仍是隐居在那片浩瀚的绿色汪洋当中,扮演监视世界的角色……

    凯恩.威兹那尔从此没了消息,但他却是为了一个承诺,而卸去了英雄的名号……他重新拾回了亚肯.欧葛斯特的化名,在瓦雷斯的大地上快乐的展开没有计划的旅行,并且传承着闇族的宝贵遗产,等待着下一个闇武神的诞生……

    安居乐业的时代就这样降临了……或许野心与贪婪仍潜藏在许多人的城腑之中,但是有这样多的传说守护着瓦雷斯,可以肯定的是,这片大地会一直繁荣下去……直到永远……

    就在瓦雷斯的大地自燎原的战火熄灭之后,开始拥有了全新的气象之际:

    “嘎!”

    “爸爸,你看!天上那是……飞龙啊!”

    “哦哦──真是难得一见,在这荒凉的北赛兰大陆……”

    那对在井边打水的父子,就这样看着那头红色的巨龙自天际呼啸而过……然而他们只看得见龙腹,并没有见到龙的背上还坐了两个人……不对,是三个人啊……

    “快快生下来哦。”

    威因顽皮的将头贴在拉娜的大肚子上,感受着小宝宝的胎动。拉娜则轻轻的理着他的头发,用着深情款款的眼神看着他……曾经是呼风唤雨的神龙王,选择了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掌握再也平凡不过的幸福……那是他盼望了许久的。他只想一直做着她心中的那个……拥有着蓝色眼眸的天真少年……

    <刚龙破神录全篇完>

    关于神剑千年传说

    神剑千年传说2000年序bloodaugust20000927

    (请注意日期,这是笔者在去年暑假写的文章)

    真伤脑筋……终于到了必须为这部作品想个标题的时候了。

    从我开始构想这部作品以来,算一算也有两年了。最初是在我自己的日记本里连载的,所以很随兴的一边作设定一边想剧情。因为是同人性质很强烈的作品,完全不考虑读者喜好的创作,所以更随兴题了个很俗的名字,叫做“幻想乃文战记”,彷佛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故事和冒险世界……

    起初乖乖的铺陈着我想走的故事路线,后来不规矩了,草拟了架构便随想随写,只描写自己特别喜欢的场景片段,所以成了一部“不可能有人看懂的小说”,真正“只属于乃文的幻想战记”了……那感觉就像永野护写“五星故事”;没有先读过详细的设定数据和历史年表是不太可能发掘其中奥妙的……

    一年前好不容易通过了联考大关,升学的事尘埃落定后,将堆得像垃圾山一样高的稿件好好再整理过,正式写出了第一版(表示以后看不爽了仍可能再更动)的设定数据;包括一份记年表、一张地图(各个国度间的敌对结盟关系),还有小说的第一话……

    只是后来又把心思转到其它地方去了(没记错的话是因为失恋而中断了),另一方面是开学后,课业、社团的事也忙,结果这整整半年间居然毫无工作进度!要说有做什么的话大概只有修改人物设定,但是画了些人物却越改越不满意……

    直到这暑假,正式的学漫画和计算机,才又开始如火如荼的整合手边的文字和图片数据,

    甚至这是一篇充斥着武打镜头的作品,这一年来练跆拳道和国术的心得也不知不觉强化了演武部份的专业水平,(其实还是没什么水平啦,因为我终究只练了拳脚而没练过兵器。但比起从前是好多了,以前我一描写战斗场面就头大,甚至就省略掉了。)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将它改成具有问世水平的作品?

    回头来看,它们只是一堆存在我日记中的乱码,乱得我想把整本日记扔进垃圾筒,万一将来被女友要求交换日记,结果被她当成低智商的动物还得了?这是一篇类似中世纪骑士故事的作品,然而一开始我是想把它做成太七太八那种风格的,(应该更接近五星故事)可以在拿着枪炮互相厮杀的世界中却还存在以一挡百的剑圣,在繁华的科技都市及高楼中融入剑与魔法的世界……

    后来我只能说,我很佩服想出那些点子的人。

    yuedu_text_c();

    他们将两种格格不入的东西做的水孚仭浇蝗冢匾氖撬鞘且蝗喝恕⒁桓鲋谱魍哦樱沂且桓鋈恕k晕易龀隽烁龇锹糠锹淼睦米鳌孀殴适陆校沤枳呕倨缮瓒ɡ刺孀髌坊谎ㄕ舛浴耙槐叻⒈硪槐呦牍适隆钡淖ㄒ底骷叶允蔷辉市矸⑸哪袷拢」适乱痪∷⒒蚬统啥ň至耍阆敕浮⒒蚬适陆硬幌氯ィ彩瞧锘⒛严隆br />

    然而我又是那种会一直求变,让作品更臻完美的人,因此我找到了最好的创作媒体,也就是用计算机,以近乎game的型式公开设定及架构,还可以放进背景音乐……超级链接的阅读方式更轻易达成了批注的功效,而且可以让我随心所欲的从事我的“跳跃性创作”,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不用辛苦收藏东画一张西写一页的散稿……

    总之

    这只是一个开头,或许因为我的怪脾气,会让它一直是篇断手断脚的创作,回首来看三载的时光,明朗的部分越来越明朗,空白的地方还是空白……重要的是我不喜欢将创作当成“任务”,(但是问世后则例外)

    喜欢突然想到什么就加进去,

    喜欢有更新、更好的想法或画技时,就斗胆把旧作翻案,

    喜欢没头没脑的打着七零八落的设定数据再整合起来,

    喜欢夜阑人静的时候放首歌画几张稿……

    或许这部作品永远不会有问世的一天,而一直是我硬盘中的一个数据夹,也或许……问世的那天离这篇序写成的日子又已经很久很久了,不管要经过另一个三年,还是六年,也不管我是学生,还是已经变成社会人士了,我不会忘怀创作时的那股兴奋心情,也会一直努力到它完成为止。

    最重要的……

    我想一直和威因一起冒险……

    ~后记 假神剑,真世界~

    在这部作品完结的今日,我已经是第三度的修改了最初的稿子。想想自己因缘际会的出版了这部作品,以一个大学在学生的身份而言,算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毫无社会经验的我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与拿到的第一份报酬,竟会是我从小被视为“不切实际”的志业,这种幸福的感觉就像在感情的路上不曾遭受挫折,而与初恋结为连理一般的飘飘然。

    由于网络改变了出版业界的运作模式,让我们能够直接透过读者的肯定,以取代出版社的风险评估;加以哈利波特和魔戒的成功,使得“奇幻”的题材开始在大众文学中受到重视,而成了一门显学;想当初我只是单纯的喜好一个满天飞龙、交错着剑与魔法的英雄世界,而想写一篇充满了电玩与动漫画般冒险要素的故事;甚至不知道自己所爱好的这个类别就叫做“奇幻”,更遑论当初也不曾想过它会有成为出版品的一天,因为在那个时候,世面上的大众文学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市场。

    然而创作的过程总是苦乐参半,当我决定将这篇小说带到网络上来发表的时刻,手边其实只完成了第一部。我把一天一回的进度当成了一种挑战,灵感来的时候,可以足不出户的坐在屏幕前,一天飙到一万字上下。然而却也有窘迫的时刻,生不出好剧情的时候,永远到不了下一页的故事,就像打不下的二零三高地,令人心烦意乱;也曾在战略高手的堕落沙发上泡了四小时,却一直在看漫画,最后只写了三行收场……

    我是属于拼命三郎型的作者,绝对见不得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眼中不够好。然而,当它变成了白纸黑字的那一刻,却像是走到了终点;总是为了无法再改写的一句话,或是突然想到却已加不进去的一段精彩情节而懊恼着。经历了三十二万字的磨练之后,再回头来看第一集,心头又涌上了想要大修第四遍的冲动,不过也只剩下了无能为力的苦笑。从乐观的角度来看,能够发现自己过去的缺失,便是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但是从悲观的角度来看,将未竟全功的作品投入了市场,往往是作者最大的遗憾,那种困扰总让我很难大方的将自己的书秀给周围的朋友们看。

    虽然很多作者都觉得创作不该违背快乐的初衷,就连我也认为,这部三十多万字的作品中,我所爱写的场景可能不到十万字。然而我抱持着这样的心情写故事:

    只要有人愿意给你掌声,不管是一个还是一万个,你就要有“把创作当成责任”的义务。或许这样“拼命”的态度也获得了一些垂青,使得这部作品在网上连载的期间受到了不少朋友的鼓励与好评,后来更成功的付梓成书;在写作方面的尝试之外,我也不断思考着“怎么样做一个好作者”──用自己的诚心来推销这部作品。因此向来被看做有点冷漠的我,也试着学习抱持着热诚的态度,每天在网站的会客室仔细回答读友的询问,偶尔也搞搞笑,让自己的心也开阔了不少。

    话说回来,一部成功的作品,除了营销上的问题外,最重要的还是在故事的内容上。我想我的故事所展现的原创性,并不是题材上或结构上的,重要的在于它的一些中心思想,并不是受了某某名作的感动,而想写出同类型、同感觉的故事。它的取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全世界只存在一份的基因组合……这部小说,是内向的我十几年来的内心世界幻化而成的。因此在这篇后记中,我决定来篇“解经”,详细的剖析出我在故事中披露的自身:

    记得有回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法国的大文豪:倡导“天赋人权”的鲁索。他写下了“忏悔录”当成了一种回忆录般的自传,其中诚实的记下了自己有恋母情结、受虐狂、甚至他的幼年在偷窃小东西中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满足感,还有他会趁着上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偷偷手滛……当时听了心中只有一个感想:

    “简直酷呆了!!”

    这并不是要将他的异常行为正当化,而是我觉得一个人在拥有威望和地位的情况下,却敢诚实的披露自身的过去,可能会因此使他不再一呼万应,不再是人们心中歌颂的那个人……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才配称为“真英雄”;真小人我不见得欣赏,但是伪君子绝对令人讨厌。

    或许,我没什么勇气揭发自己一些过往的丑恶(事实上我这种胆小鬼敢干的坏事最坏也只到逃学或偷看黄铯书刊),不过这给了我的创作方向很大的参考:当初我头一回写“刚龙”的目标,是写出“寄望中的自己”;这回再出发,我决定要写出“真实的自己”,和围绕在“我”身边,彻底改造了我一生的一些关键人物。

    我的父亲在我的名字中命了个“文”字,让很多只看过我名字的人以为我是个秀气的女孩。或许爸爸心中期待着我“文质彬彬”还是“文采飞扬”,结果我得到的是负面的“文弱”。从小到大洗脱不掉这样的自卑,我总记得自己“念到小学一年级,还会被邻居养的吉娃娃吓哭”这样的糗事。有趣的是,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为了融入我构筑的故事,我用这个“文”字的汉语拼音wen替威因命了名字。为了让他更像自己,我还将自己的人格特质,甚至是个性缺陷,都加在他的身上。然而威因有很多部份是我“寄望中的自己”,相信看过这部小说而又认识真实世界的“我”的人,都会说我侮辱了这个角色,而想赏我鸡蛋蕃茄……

    更有趣的是,威因是我,兰德也是我。说明白些,我有着奇特的双重人格,在陌生人面前害羞得像威因,在熟人面前却放浪得像兰德。酒量就像威因一样差,却在黄汤还没下肚的情况下就会开始失态。在公众场合讲着低级笑料的时候,我的朋友们总是别过头去:

    “你再不小声点,我们就向全场的陌生人发誓不认识你!”

    再提到威因身边的几个主要角色,剑圣裘斯达是真的存在世间的人物,但是是由两个人拼凑而成的,他身为威因“兄长”的真实身份,和霸气无伦的剑圣实力,是在写我的哥哥。真实世界的我确实是这样的:从小我便是一直接受锻练出“剑圣”这般的训练。我一直记得,小学五年级因为算数学重复在两次考试中错了同一题,

    自七月三号到七月十五号一共经过:

    15-3+1=13天,我算成了15-3=12天,

    yuedu_text_c();

    为了这样的理由,我被父亲痛骂“驴蛋”,吓得畏缩在房间的角落发抖。一切的一切,是因为我那个“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第二名”的哥哥造成的。他的一百分成为了我及格的标准,我明白了要生存在这样的世界,不是四舍五入,是九十九舍一百入:

    “九十九分,等同于零分。”

    另外也明白了一件事:

    “道德教育是拿来做样板的,考试吃鸭蛋比起作j犯科,更加的无法见容于天地之间。”

    当时的我想法真的就是这么偏激!一个小学生的心中充满了玉石俱焚的念头……甚至,我曾经想过,如果追求登峰造极是我不能质疑的任务,而且我必需为它奉献所有的快乐,那么等到我爬到世界的顶端,一定要让更多人尝到我的悲伤与痛苦!尤其是间接造成我这种不幸的人……从教育部长恨到学校老师;所以,我把这样的邪恶,写成了威因心中的“闪电风暴”。直到今天,我只是努力的在心中压抑这个人格,虽然因为我的生活渐渐的开阔,梦想一个接着一个的实践,让我不再怨天尤人,愤世嫉俗,有时我还是会发现自己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心中抓狂半天,想把人痛宰一顿想了很久,最后却发现只要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就解决一切了……

    回到儿时的回忆,许多同时教过我哥和我的老师,都只对我有这样的想法:

    “为什么不像哥哥一样厉害?”

    我明白了,我的存在是错误的。

    从小到大,我像威因一样惧怕社交场合,因为对我而言,社交就是对一群不认识的人傻笑,其实根本没人在鸟你,大家围绕着我哥哥称赞他的成就时,我明白,我是透明的。

    活在这样的世界快乐吗?就像故事中所提的:

    “比起老师受到万民的景仰和敬重,威因一直只是在学校里挨揍却不敢还手的那个人……”

    活在哥哥造成的“阴影”下,我恨他吗?完全相反。我将我的哥哥写在裘斯达之外,还写在凯恩之中;一个能大方接近威因世界的人……

    不知多少次,哥哥在我被骂得体无完肤时,挡在我身前替我出头;从小到大也只有他欣赏我被大人鄙视为“不务正业”的灵感与才华;每当课本上画了人头娃娃被抓到,便是捱上一顿臭骂的年代,哥哥是我封闭世界中唯一的观众,给我掌声、看着我粗劣的漫画狂笑,鼓励我画下续集……所以我才会说:

    “只要有人愿意给你掌声,不管是一个还是一万个,你就要有‘把创作当成责任’的义务。”

    一个人,指的就是小时候我唯一的观众……

    如今的生活全然的改观了。我明白了小时九九舍一百入的教育,不过是成长过程的必要之恶──每个小孩子共同的不快回忆,只是程度上的分别。要不是读书的时候有喷子抵在我后脑杓,我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重点是,没有一个人能否认父母是爱自己的;但是价值观的严重差距之下,大人希望你得到的是他们认定的幸福;纵使那跟你所寄望的“快乐”差了十万八千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我只能在别人的期望之下构筑自己的梦想;我的父母都是走过时代交替的人,吃过苦的、面对过现实生活的困境、曾与断炊的危机奋战过……因此每回挨骂,他们抬出来的都是旧时代的悲剧。听起来似乎不会在现世发生,虽然不喜欢听那些无法体会的哀伤,却也明白了至少自己是很幸福的。人生是由竞争与妥协构筑而成,然而父母总是帮我们排除环境的阻碍,我们才能义无反顾的追梦;从前的人,哪来“自己的梦想”?

    然而,我却也感谢在每每在幕后替我拭去委屈泪水的哥哥,他在我还不能理解什么叫做“必要之恶”的年纪时,扮演着一个“好人”,让我觉得就算全世界都要抛弃我,还有一个人是站在我这边的……

    一直到现在,我在家中还是有着装整齐、甚至和衣而眠的习惯,连我都忘掉了为什么……后来有次我又被同样的话骂了,才想起了那是因为从小我常常被恐吓“赶出家门”……那么小万一被赶出去的话,能做什么呢?当时我想“就自杀吧”。但是穿着内衣短裤拖鞋上路,不是给阎罗王看笑话吗?听说有人要上吊之前还会穿上全新的套装,虽然自尽是很不健康的想法,但是……当时我真的想着,万一要被轰出门,大概也不会给我时间穿衣服,所以我要“随时做好准备”;后来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习惯……

    过了这么多年,渐渐的……我的哥哥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霸王”、“剑圣”了。他是一个天天忙得昏天暗地的实习医生,将所有的时间给了别人。我终于明白了他所拥有的敬重与宠爱,是因为他总是将胜利的成果毫无保留的交出,让别人享受他的荣耀,让别人体会他的善良;包括心甘情愿的选择了大人寄望的科系,到专程开车跑老远替老弟装计算机……那天晚上,我只是因为要交给系刊的稿子被困在坏掉的计算机里,我拨了电话给哥哥,他照着约定在截稿前一天晚上抽空回了家。他把他的计算机淘汰下来给了我,自己再买一台新的;我看着回到家专程替我装计算机的哥哥,虽然还是在倦意中挤出了满脸笑容,但是他连医师袍都没脱、听诊器也还挂在脖子上,装完了计算机再匆匆赶回宿舍……当时心中只有心疼和感动,因为他把一个简单的承诺都当成一回事。我很想告诉他:“真的很忙,不用这样的……”

    哥哥不在身边的时刻,让我在家的处境显得更为艰困。我的父母都很爱我,却很遗憾的是有很多坚持的人。只要不小心说出了一两句心底的话,便会惹得他们勃然大怒;我明白了在这样的屋檐下,必须代入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头要低、嘴要闭、腰要软。我会努力完成大人的期望,但是碰上了困难的时候我从不说出口,以免问题越搞越大。我很庆幸的,渐渐可以圆融的处理这一切,是因为我碰上了另一个扭转我一生的人……也就是我塑造“剑圣裘斯达”的另一半。

    故事中的威因,只为了对老师的一句承诺,在最迷惑的时刻选择了执着,在善恶间游移的时候,仍没有丧失心底最后一丝良知……真实世界的剑圣裘斯达,身为威因“老师”的另一部份──我的高中导师,就像故事中一样,已经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直到他出现在报纸社会版的一个角落,冰冷的他被检察官发现之际,身旁只有一个空酒瓶,我才明白他是那种在现实世界拼命强打精神的人,虽然努力的解决别人的问题,却解决不了自己的迷惑……他是个伟大的老师,然而他的伟大并不是有着道貌岸然的形象。说实在,偏激的我最痛恨那种人!我很希望狗仔队的八卦记者能够抓到那些白天满口仁义道德、大骂社会沉沦、青少年不务正业的学者,晚上偷偷跑去参加摇头派对,叫两个小姐回家大玩3pgame;或是白天大声标榜“提升性灵生活、升华物质欲望”的公众人物晚上偷偷躲在房间,干着会让人笑掉大牙的丑事……,因为该承受绯闻的不是无辜的影歌星,而是表里不一的虚伪正义……

    我从不立志成为道统,我喜欢人家先把我当成大坏蛋,再慢慢的加分,意外的发现我似乎还有一点点可爱的地方……所以有时毫不隐诲的秀出我的缺陷人格,我要自在的感觉;不想戴着面具面对世间,除非是在一些“你不这么做就无法生存”的场合……遗憾的是那占了人生的大部份,一个人一天的生活当中,至少有六七成的时间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包装自己是在社会立足的必要条件,我比较喜欢扮猪吃老虎的感觉,但是在真世界扮猪的人,往往就会真的被当成猪,或是不知不觉沦落为猪……话题回到我的老师,他抽烟、喝酒、也有偶尔看不起人的狂傲……但是他令我神往不已的便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得失”!老师是需要威严的工作,有道是“师严,而后道尊。”,然而我的老师曾经因为私下体罚了全班认为最糟糕的一个同学,后来发现罚错了人,他当着全班的面详述了事情的原委,然后向那位同学公开道歉……这是我第一次觉得碰到了一个真正值得信赖与尊敬的“大人”!以“大人”自居而去批评孩子们“不成熟”的人们,往往相当的重视威严与伦理,也因此,就算他们发现自己打错了孩子,最多只会偷偷的在孩子的晚饭中加条鸡腿……这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情节。

    一路偏激到高中的我,因为遇上了这个人,而将疯狂的执念化为了正确的坚持……他教我的,并不是什么唱高调的“放眼天下立足世界”、“成为万人之上”,或是“五子登科”,只是极其简单的“尽其所能发挥自我”、“年轻人要有理想”、“做有水平的人”……我最欣赏他的一个想法,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未必要是呼风唤雨的。只要能够成为自己的骄傲,能够在一般人都会软弱退缩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去坚持自己的梦,人生就会了无憾恨……”

    您说格局不够大?没有贡献国家社会?甚至有点为我自私?很遗憾,这样的口号才具吸引力!彷佛遥不可及的救世济世,也是在你拥有改革的力量之后才谈得上的。然而老师在社会的沉沦与纷乱中给了我们入世的热忱,让我们觉得未来充满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信念而奋战不懈,是多好的一件事……从小到大似乎只是惧怕责罚和威压而念书的我,找到了第一个说服自己把书读好的理由……

    我开始觉得自己在进行一场“圣战”,只是单纯的为了想做个“让自己瞧得起的人”,不用为了钱,不用为了遥远的未来,不用为了不知幸不幸福的成家立业,可以对家里的责骂与冷言冷语处之泰然……

    遗憾的是大学联考过后,由于已被过往的价值观根植了“眼高手低”的恶习,我虽然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似乎不是我该考的分数。纵使那样,也填不到任何一个我想要的科系;我和哥哥一样选择了交出成功,却是因为无奈,我选填了家里认为我应该念的……一所私立学校的建筑系。

    我的心中其实挺懊恼的,因为我的分数可以念我想要的几所国立大学,甚至连第一志愿台湾大学排名较后段的科系都填得到……曾几何时,开始有了“选系不选校”的口号出来。我盲从了这个其实我并非百分之百认同的想法……

    后来,我在一个不熟悉的大城市展开了两极化的生活。台中有着与台北相同的繁华,没有得到满意的大学生活,好像……从前一路上抱着那样的理念奋战都落了空?期待自己终有一天能活得快乐尊严、不用在非做不可的事情中打滚……国中到高中时一直是这样,揣测着未来,才能忍受眼前的委屈。一次接着一次,只为了成绩单上的数字挨骂,国一到高三的每个寒暑假都被压着念书……

    结果上了大学我还是每天在打滚。画不完的设计图、越晚越热闹的系馆,让我过着荒唐的生活,忙得天昏地暗以外的时光,便用狂欢来盖过空虚;反正知道专业科目过了就不会二一,其它的课翘得乱七八糟、也当得一踏胡涂……

    最后只完成了一个荒唐的梦想:从高中时开始存的压岁钱都没什么机会乱花,到考完大学联考时累积了约有三万元之多。当时是想拿这笔钱,在“终于能过得海阔天空的时刻”来实践一些梦想的……结果梦想在哪里呢?钱倒是真的挥霍个精光!除了每个月一万的零用钱外,我在短短半年把三万元的存款用的一滴不剩……

    yuedu_text_c();

    我腐化了。我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所有支持我的人……

    纵使每一次荒唐后,我脸上带着狂欢的笑容和疲倦,我的心底在痛哭……每天晚上骑车穿越十一公里的中港路,在台中市区最热闹的地方流浪;我将这段时日的彷徨,写成了威因在第三部的流浪意识……(后来因应剧情需要,这部份缩减了不少)半年后,我回到了台北。并没有被退学,只是寒假日复一日的空虚,煎熬着变得怯懦的心,终于……我下定了决心重头来过。办了休学躲在补习班里准备重考,就在那之后不久……意外的接到了老师的死讯……最后一次见到他是联考完的谢师宴,他听了我的成绩,祝贺着我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因为我的成绩是在他预料之上的。想起那一幕就羞愧不已……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再赢一次才去见老师,结果再也见不到了,我偷偷大哭了一场。

    然而我失败了。仓促成军的下场,我考得比第一年更差……但是我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再试一次!也是那时候,心头最苦闷的时光,让我开始构思这部小说。那一整年……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每天苦练着早已学过的东西,只求炉火纯青。但是我明白自己绝不能再输!否则终其一生就只能做只蠕虫,在臭水沟里搅和着人们的粪水随波逐流!我不能输!我答应过老师、我答应过自己……

    重考班就如同监狱,“蹲苦窑”的日子,每天期待着晚上回家到睡觉前的两小时,那是我偷偷写作的时间。要等着痛苦的时光倒数到尽头,是无止境的煎熬……然而在晚上偷偷的穿越时空来到瓦雷斯,和威因一起冒险;即使是这样荒唐的一个空想世界,甚至是我自己搞出来的。角色倒错的我,却期待着白纸黑字中的自己才是真的……当时只想出了第一部,想写威因因为信守着对老师的承诺,而奋力打赢了邪神,战胜自己的宿命……很童话的架构,却是我心底最大的期盼……真实世界的我只有不可知的未来。

    到最后几个月得了胃病,搞坏了身体,每天只能靠着面包、饼干和止吐药度过,两个月内瘦了十二公斤,在医院和补习班来回奔波。随着身体感到了油尽灯枯,整个心也变得万念俱灰,甚至也没信心继续写故事了……我开始觉得威因是注定惨败的。内心的煎熬就如同故事中的他,背负着害死了老师的罪过,却又必须为了那个承诺活下去一般……

    “威因根本不敢抬头看任何人一眼,只是静静的放下了裘斯达的遗体,他不在意自己可能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如果可以,他好想自己了断。然而……他已经答应了裘斯达啊……”

    我答应了老师会在最困顿的时刻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但是心头的彷徨与迷惑,却又像威因被逼着跟拜龙对阵一般。曾有一度,我完全的迷惘自己的坚持与奋战有什么价值?周围的人只是指着我的鼻子大骂……

    “威因已不明白正义何价,一次又一次逼着他和所爱的人刀剑相向,自己却只能毫无选择的去坚守被人定义的对与错……”

    然而,到了最后,我的心头产生了“能坦然面对失败”的那种“临死的宁静”……是问心无愧吧?我想通了,原来我要的只是这个……如果被这场残酷的赌局证明了我是低能儿,我就开开心心的认输了吧?至少不要活在纸醉金迷的背后,却又犯贱的感到空虚寂寞,真的要回到堕落与自暴自弃也不用急于一时,在那之前,先赔上半条命再说……

    结果我莫名其妙的赢了。就像故事中的威因歼灭了赛兰六十万大军的背后却黯然落泪一般,我偷偷因为老师验收不到我的成功而掉泪,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奇迹……所有人都不看好、所有人都认为我做不到,我考上了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我成功的同时选到了好学校和好科系……虽然这几年的经济萧条使得工程相关科系一路重挫,到今天为止我并没有后悔这样一个选择,因为那是我用半条命换来的。更重要的是,后来的我真的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相当多的“能力”,都在展开这次的新生活后突然的觉醒,因为我换了一种态度在过日子。

    我的功课压力并不会比在建筑系的时候轻,然而我收敛了流浪异乡时的荒唐,努力的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当时的我,除了身体虚弱到跑六百公尺就喘得想吐外,还有在联考前罹患的缠身胃疾,从来不相信自己有办法运动的我,加入了跆拳社,再继而成为校队队员。其实练武是为了让我跟小说中的威因再接近一点,然而现实世界中的我却是丑角;比起威因在“英雄会”中的骄狂霸气,我虽然也顺利的从白带一路练过,升上了黑带一段,却在第一次参加比赛时,被一脚踢在头上ko收场……

    “拜龙不知不觉掉了一滴冷汗,却还是技高一筹的抓了威因的空隙,一个上段踢把威因踢得天旋地转!”

    我写的其实是亲身的惨痛经验,哈哈哈……

    习武之外,我的写作能力也因为之前偷偷尝试这部小说的创作,而渐渐觉醒过来。然而大一的一整年里,这部小说都被我荒废在一边;那阵子写出的全是bbs中的散稿。似乎是因为现实世界的我得到了真正的快乐生活,不需要躲进瓦雷斯找安慰了吧?或许这就叫“文穷而后工”,不困顿的时刻就写不出好作品……

    总之,我带着老师的给我的信念,开创了自己的宽广世界,直到现在,我的生活过得规律而严谨、单纯而快乐;念书、画画、写作、练拳……

    我很得意,终于有一个理由让我相信承诺是伟大的……因为我能信守着答应过的一句话,而在世间看似无法力挽狂澜的洪流间不至于载浮载沉,虽然中间也曾迷失过,所以我写下了“正义与疯狂之间”,描述了威因的迷惑。虽然现世的我不是顶天立地的“龙刀圣”,至少我在重新出发之际有了自信,能够挺起胸膛面对自己,还有已经往生的老师……今后,我还是会抱着这样的承诺认真过好每一天。

    至于,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可能是,威因爱慕不已的“大姊”,在真世界是不是确有其人呢?说实在的,蕾拉和蕾娜,融合了我相当多的憧景,及以往经验过的“姊姊”在里面。从小就一直很羡慕有姊姊的人,虽然我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哥哥了,总觉得他偶尔会缺乏比较细密的心思,在某方面而言,“姊姊”给人的安全感是无可取代的……

    人生中第一个碰上的“姊姊”,是在六岁的时候。我被安排寄读小学一年级,所以没有上幼儿园大班。(寄读,也就是非正式的随班旁听,因此我念了两次一年级。)那时老师把我的位子安排在一个单耳重听的“学姊”后面。过了十几年,我已经忘了她的名字和相貌,只记得上课时一直看着她后脑杓的马尾巴和右耳的助听器,还有她温柔的一举一动……她似乎是个很听话又早熟的女孩子,相当的文静乖巧。如今想起来,觉得当年的她表现的成熟完全不像小学一年级!只因为老师吩咐要她“多照顾我”,她总是在一些须要抄黑板的时刻,体贴的拿走我的簿子:

    “我帮你抄。”

    这是那时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联络簿上秀气的注音符号让年幼的我心头暖暖的……(虽然如今我已变得滑头又油条,会希望当年考试老吃鸭蛋的我听到的是:“别害怕,姊姊罩你。”)那是第一回体会到“姊姊”的温柔,不知是不是那时带给我的影响,对那个姊姊还谈不上“爱慕”,或是自己还不知道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我却下意识的做了一个决定:

    “交女朋友,一定要找像姊姊的!”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姊姊”,是十一年前到中国大陆旅游时碰上的,在东北延吉的“地陪”──当地的导游全小姐。印象已经有点模糊了,她和我应该差了十岁左右吧?我是小学生,她是大学生……对她记忆犹新的原因